陶珠(捶丸)

Data by GuamfuMuseum on 2021-09-16


陶珠(捶丸)

宋代


捶丸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


关于捶丸活动的最早记述,见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署名为“宁志斋”之人所编写的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根据《丸经·集序》中“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述,可知捶丸形成期的下限至晚在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捶丸所用杖,俗称“棒”,有着不同的类形。如“撺(cuān)棒”、“杓(sháo)棒”、“朴棒”、“单手”、“鹰嘴”等多种,供人在不同条件下选用,打出不同的球。它又依棒数多寡分为全副、中副、小副3种。全副包括10根棒,中副为8根、小副则在8根以下。因为木制的球杆经不起时光的蹉跎,大部分早已腐烂了,所以目前见到较多的是骨制、陶制、瓷制等捶丸。

 


  • 朝代:宋代
  • 类别:陶瓷
  • 现藏:上海观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