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诗句解读
Data by GuamfuMuseum on 2025-10-31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开篇以静制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在此是一种感觉,并不一定真的空无一人、空无一物;“新雨”,刚下的雨,秋雨一至,天气就开始转凉了,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因此作者说“晚来秋”。作者用“空山”的文化意象表明了极深的禅意,看看其他诗人的“空山”,可以帮助加深理解王维的意图。李白诗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杜甫诗云:“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韦应物诗云“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李颀诗云“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空山”屡屡在诗人笔下都代表空旷寂寥,代表心灵上的静谧,所以开篇洒脱自如,心态极为放松。
颔联为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联极佳,对仗工整,韵味十足,千百年来常常被书家写成楹联,悬挂于室。上句写静态之美,下句接动态之妙;“明月”对“清泉”,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松间”对“石上”,貌似宽,实为窄,漫不经心中浑然天成;“照”对“流”,关系似远实近,景与声交映,完全一幅山水画小品,隽永且耐人寻味。颔联仍延续首联的禅意,笔墨取收势,由全景改中景接小景,步步退却,反倒给人以步步高升之感。
颈联一反前半阕的禅意,忽然欢乐无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人未见声音先到且喧闹而至,只见竹林晃动,声音欢乐地从竹林中冲将出来,非常具有感染力;作者用“归”字表明浣衣女的喜悦心情,时间也对应“晚秋”时光;然后再用“莲动”的景象,让同样有人不见人的景象从另一侧面继续展现,继而加强动态的心情描写。“归”与“下”是相向的两个运动方向,巧妙地说明了秋天的忙碌,强调了田园的特性。颈联与颔联形成的强烈反差是诗人刻意的追求,也是世俗社会最基本的两个层面。
尾联是作者的心声:“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当“任凭”讲;“春芳”,春天的花草;“歇”,凋零、衰败。任凭春天的芳草凋零殆尽,但是秋天的“王孙”还是愿意久留的。“王孙”,本指贵族,王维借此喻指隐居之士,并借典反其意而用之;《招隐士》为淮南王刘安门客淮南小所作:“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王维用此典表达了自己超乎寻常的大度,平静中有起伏,禅意里藏世俗。后世将王维这首《山居秋暝》列为田园诗之首不无道理。
- 朝代:
- 类别:临展
- 现藏:观复博物馆
更多藏品
体味古人的生活韵味,领略文化的无穷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