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别宋之悌》诗句解读

Data by GuamfuMuseum on 2025-10-31

《江夏别宋之悌》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宋之悌是唐初诗人宋之问之弟。宋之悌于开元年间任益州长史、剑南节度使、太原尹等要职;大约在开元二十年(732年)左右,不知因何事被贬交趾(今越南)。李白与宋之悌私交笃深,证据是宋之悌之子宋若思,后在浔阳为李白开脱并为之昭雪,这举动显然与李白和宋父世谊相关。这首诗,写于宋之悌赴交趾之前,地点在江夏(今湖北武汉)。


开篇全景起句:“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先交代起止地点。“楚水”,武汉长江段;“碧海”,暗指交趾;楚国这里的江水清澈如天空,它与海边之国交趾是相通的。颔联气度非凡:“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虽马上就要分别,但诗人并未表现一丝惆怅,兴致勃勃地尽情饮酒,作者未用常规字眼,愁、悲、恨等等,不说“愁”在一杯中,而说“兴”在一杯中。此一字将诗格陡升,让其分别之戚戚然一扫而空,表现了两个人与众不同的襟怀与情义。


颈联对仗严谨,比喻深邃:“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谷鸟”,山谷之鸟;“江猿”,江边之猿;山谷之鸟在晴天欢快地吟唱,江边之猿一到傍晚则长啸不止;作者用了两个常见之景、常听之声勾勒出双方的心境,一方面是得意时的欢快,另一方面是失意时的宣泄。鸟吟的文学意象表达欢快:孟郊句“人忆旧行乐,鸟吟新得俦”;白居易句“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张易之句“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祖咏句:“鸟吟当户竹,花绕傍池山”。鸟声短促且频率高,与人欢快情绪相仿。猿啸的文学意象乃是表达哀愁:柳宗元句“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杜甫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孟浩然“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高适句“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猿啸声长且凄厉,与人悲情相仿佛。李白用这两个动物之声,传递着人的情感,将喜怒哀乐充分传达,既表达了二人的深厚情谊,又释放即将分手的那份不舍。直到最后,作者笔锋一转,让情感奔泻而出:“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这在李白数十首送别诗中,罕见地使用“哭泣”这一情景,似乎与李白潇洒性情不符,但恰恰由于前面的烘托,让这一刻显得真挚有情,豪迈痛快,让这首送别诗与众不同。


  • 朝代:
  • 类别:临展
  • 现藏:观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