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歌》诗词赏析
Data by GuamfuMuseum on 2025-10-31
以诗歌创作而论,李白无疑是天才,五岁启蒙,少年成名,喜好剑术,尚义任侠;成年后辞亲远游,出入名山大川,结识名流雅士;年届而立之年,谒张说于长安,寓居玉真公主(玄宗妹)别馆,岁月蹉跎,一晃十年;直至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时来运转,在玉真公主与贺知章极力推荐下,唐玄宗读了李白的诗赋,大喜过望,遂召李白入宫。那一年那一天是李白大运降临的日子,唐玄宗李隆基竟然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并亲手调羮。李白就是李白,此时年逾不惑,成竹在胸,对答如流,深得玄宗赞赏,当即下诏命李白供奉翰林,陪侍左右。此后皇上每每郊游或宴请,李白便赋诗纪实,海内交口称赞。但好景不长,因李白放荡不羁的个性,小节不拘,纵酒误事,皇上呼之不朝,醉中草诏,并令皇上的贴身侍从高力士为之脱靴,此举乃文人之佳话,在宫中便是谗言,从此李白被皇上疏远,再回江湖。后至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欲报国无门,兵败入狱,被解救后仍未能回到朝廷效劳,直至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大赦,李白返还自由之身,随即顺长江而下,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即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晚年的李白,往返于金陵、宣城之间,旧友旧情,诗歌抒怀。三年后,李白病重,将手稿交族叔李阳冰,赋《临终歌》与世长辞: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的《临终歌》展现楚辞之风,读之可以感受他一生的浪漫,可以揣摩他心中的不甘,可以审视他个人的一生,继而审视自己的人生。有学者认为,李白的《临终歌》的初稿可能写于青年时代,所以把这篇绝笔放在了《李太白全集》的篇首。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轮回,由始至终,由终自始,严格地说,人生没有终始,只有轮回,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是个人的宿命,即便才情如海,智慧似仙,也逃不脱命与运而已。李白也是这样,史称“诗仙”。
- 朝代:
- 类别:临展
- 现藏:观复博物馆
更多藏品
体味古人的生活韵味,领略文化的无穷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