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百姓吟》诗句解读
Data by GuamfuMuseum on 2025-10-31
《寒地百姓吟》
——唐·孟郊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第一节写得凄厉,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百姓生活艰辛,席地而眠,没有火烤烤地取暖,半夜冻得人都站起来哭号。孟郊用了一个“皆”字,把所有人都包括进去,让苦难密布。“冷箭”与“棘针”都是形容屋中漏风之冷,让人无处躲藏。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
第二节延续第一节之冷,然后笔锋一转,让烹调香味介入寒屋,使得悲情加剧。“高堂”,指华堂大屋;“捶钟饮”,富贵人家宴饮之乐。天都亮了,富贵人家的做饭的香味不停地来侵扰。这让穷人倍感生活凄凉。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想象大胆,力首十足。穷人因为过于寒冷,宁愿烧死在富人的华灯的油膏里。诗人以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态势作比喻,给予了穷苦者最大的同情。即使是这种拼死的行为也不可行,因为华灯有纱罩,飞蛾寻死不能,只能围着灯火虚绕不能靠近。孟郊将悲中之悲渲染到极处,还不算完。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最后一节作者描述穷人的结果,飞蛾扑火求死不能,到头来还是落地死去,死了还让游手好闲的富人踩踏。那这些无所事事的人究竟是谁呢?作者觉得这已经没有必要回答了,凡是正直的人都忧心忡忡。“郁陶”,忧思积聚貌。
- 朝代:
- 类别:临展
- 现藏:观复博物馆
更多藏品
体味古人的生活韵味,领略文化的无穷魅力。
